来源
C.B-17 scid小鼠是Dr. M.J. Bosma于1980年在Fox Chase Cancer Center饲养的BALB/c-lgh-1b(C.B-17/Icr)小鼠(为BALB/c小鼠同源近交系,带有来源于C57BL/Ka的Ighb-Cb等位基因)群体中发现的突变品系。Prkdcscid突变基因位于第16号染色体,可影响淋巴干细胞(LSC)的正常分化,因此C.B-17 scid小鼠缺乏T细胞和B细胞,能够进行异种组织的移植。2017年上海吉辉(Shjh)引入该品系,经子宫切开术生物净化后在隔离器中建立SPF级核心群和生产群。
应用
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研究;肿瘤学和病毒学研究;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研究;单抗的研究与生产/异种移植等。
品系特征
T、B细胞功能缺失,但有正常的NK细胞、巨噬细胞和粒细胞。该小鼠由位于小鼠16号染色体上的Prkdc基因突变而来;胸腺、脾、淋巴结的重量为正常小鼠的1/3;少数SCID小鼠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少量的淋巴细胞,产生少量的免疫球蛋白,并随着年龄增长与抗原暴露刺激下增加,但是渗漏现象不会遗传;心脏易出现钙化现象,雌雄鼠均有发生。对于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转移率高,肿瘤发病进程与人类高度相似。